生活中的致癌物質有哪些

本文已影響2.24W人 

致癌物質是指來源於自然和人為環境、在一定條件下能誘發人類和動物癌症的物質。包括:

生活中的致癌物質有哪些

①物理性致癌物質。有X射線、放射性核素、氡及日光中的紫外線等;

②生物性致癌物質。有生物合成產物如真菌毒素、生物鹼、甙、水和土壤微生物、低階和高階植物合成多環芳烴化合物、動物和人類激素等;

③化學致癌物質。其種類最多,分佈極廣。

按其來源分為三大類:天然致癌物質,在原料加工過程中生成的致癌物質及人工合成的致癌物質。按其作用機理,分為引發劑(或稱始發劑)和促發劑。兩者兼是者稱為完全致癌物,僅有引發作用者稱為不完全致癌物。有些既非引發劑也非促發劑,且本身並不致癌,但能增強引發劑和促發劑的作用,稱為助致癌物。按其作用分為確證致癌物、懷疑致癌物和潛在致癌物。作用方式又有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之別。目前已知的化學致癌物質約1100種以上。據世界衛生組織所屬機構資料,經鑑定對動物有致癌作用的有140多種,經流行病學調查證實對人類有致癌作用的有21種,還有18種被懷疑對人有致癌作用。據估計,人類癌症的80~85%與化學致癌物質有關。最近的研究表明,很多致突變物質能引起癌症,同時許多致癌物亦可致突變,兩者關係密切。

日常生活中的致癌物質有哪些?

1.食品中的致癌物質主要包括:

亞硝基化合物、高脂肪物質、高濃度酒精等。其中亞硝基化合物的前體物在不新鮮的食品中如腐爛變質的食物中含量較高,人體在有萎縮性胃炎或胃酸成分分泌不足時,胃將亞硝基化合物的前體物合成為亞硝基化合物。

2.食品汙染中的致癌物質主要包括:

農用殺蟲劑,家用的洗滌劑可能含有致癌的化合物,與這些接觸的食品可被汙染。

一些激素類製劑可通過獸醫治療或飼料新增劑進入食用家禽家畜體內,從而誘發與內分泌系統有關的腫瘤。

一些食品包裝材料含有多種環芳烴基類物質,具有潛在的致癌性。如食品包裝袋、包裝紙等。

空氣中的致癌物質通過土壤、水等途徑蓄積於食物中。

3.食品中的新增劑,如防腐劑、食用色素、香料、調味劑及其他新增劑中含有的亞硝胺類物質。

4.食品加工儲蓄是導致的致癌物,熏製食品和醃製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環芳烴基類致癌物質,黴變的大米,玉米,豆類中所含的黃麴黴素對人和動物都有很強的致癌作用。

醫學家研究發現,有10多種化學物質有致癌作用,其中亞硝胺類、苯並芘和黃麴黴素是公認的三大致癌物質,它們都與飲食有密切關係。

一、亞硝胺類幾乎可以引發人體所有臟器腫瘤,其中以消化道癌最為常見。亞硝胺類化合物普遍存在於穀物、牛奶、乾酪、菸酒、燻肉、烤肉、海魚、罐裝食品以及飲水中。不新鮮的食品(尤其是煮過久放的蔬菜)內亞硝酸鹽的含量較高。

二、苯比芘主要產生於煤、石油、天然氣等物質的燃燒過程中,脂肪、膽固醇等在高溫下也可形成苯並芘、如香腸等熏製品中苯並芘含量可比普遍肉高60倍。經驗證,長期接觸苯並芘,除能引起肺癌外,還會引起消化道癌、膀胱癌、乳腺癌等。

三、黃麴黴素是已知的最強烈的致癌物。醫學家認為,黃麴黴素很可能是肝癌發生的重要原因。在一些肝癌高發區,人們常食發酵食品如豆腐乳、豆瓣醬等,這類食品在製作過程中如方法不當,容易產生黃麴黴素。

為了防止上述幾種主要致癌物質作怪,減少和削弱致癌物對人類的威脅,人們在食物的生產、加工及烹調等方面,必須採用科學的方法。

鹹魚。鹹魚產生二甲基亞硝酸鹽,在體內可以轉化為致癌物質二甲基亞硝酸胺。一個人如果從出生到10歲經常食用鹹魚,將來患鼻咽癌的可能性比不食用鹹魚的人大30-40倍。魚露、蝦醬、鹹蛋、鹹菜、臘腸、火腿、薰豬肉同樣含有較多的亞硝酸胺類致癌物質,應儘量少吃。

燒烤食物。烤牛肉、烤鴨、烤羊肉、烤鵝、燒豬肉等。因含有強致癌物3,4-苯並芘,不宜多食。

熏製食品。如燻肉、薰肝、薰魚、薰蛋、薰豆腐乾等亦含苯並芘致癌物,常食易患食道癌和胃癌。

油炸食品。煎炸過焦後,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烴。咖啡豆燒焦後,苯並芘含量增加20倍。油煎餅、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條等,多數是使用重複多次的油,高溫下會產生一種致癌分解物。

黴變食物。米、麥、豆、玉米、花生等食品易受潮黴變,被黴菌汙染後會產生各種致癌毒素。

隔夜熟白菜。會產生亞硝酸鹽,在體內會轉化為亞硝酸胺致癌物質。

檳榔。口嚼食檳榔是引起口腔癌的一個因素。

反覆燒開的水。反覆燒開的水含亞硝酸鹽,最後生成致癌的亞硝酸。

喝不開的水及溝塘水。胃癌、食道癌、肝癌這三種癌症均與飲塘水有關。經常飲用未燒開的自來水的人,其患膀胱癌的可能性將增加21%,患直腸癌的可能性將38%。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