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癌預後不樂觀應如何治療?

本文已影響9.43K人 

骨瘤可分良性骨瘤、低度惡性骨瘤與高度惡性骨瘤三種。良性骨瘤是不會對人體發生致命的,惡性骨瘤它的組織有不正常癌細胞會對人體致命,並轉移到其他組織器官。良性骨瘤有時會轉變爲惡性骨癌。(在電視劇《新不了情》中的女主角劉敏就是患此病去世。)

骨癌預後不樂觀應如何治療?

骨癌發生真正原因,現仍不很清楚,但可能與骨的過度生長、慢性炎症刺激、代謝的毛病及放射線等因素有關。骨癌的病理種類包括多發性骨髓瘤、骨性肉瘤、軟性肉瘤、纖維肉瘤等,最常見的惡性骨癌病兆卻是癌轉移至骨頭,尤其在脊椎骨及骨盆骨最常見。

診斷骨瘤最主要是要鑑別其爲良性、低度惡性與高度惡性,這與發生的年齡、性別與發生部位有極密切的關聯。所以這要靠病人、骨科醫師、放射線科醫師與病理科醫師等四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做早期最正確的診斷與最佳的治療效果。

骨癌預後存活不樂觀

骨癌治療結果與細胞型態、分化,與每一種腫瘤的宿主效應等因素有關。如果骨癌長在四肢骨,由於較易發現,轉移較慢及易於治療,治療效果應比長在軀幹骨者好。

由於醫學的進步,病人、外科、放射科與病理科醫師等四方面之通力合作,已經使惡性骨癌經治療有五年以上存活率由15~20%提高到60~70%。

對於不能解釋之骨痛,應儘速查明可能原因,不要忽略骨癌的可能性。如果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因截肢而失掉手或腿並非可惜的事,失去寶貴生命纔是令人惋惜,何況義肢與復健的科技日益發達,義肢一樣會陪着你過快樂的人生。#p#副標題#e#

骨癌的診斷要點

詳細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以及X線攝片可獲得有價值的診斷根據,如病史中的發病年齡對診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體檢及X線表現中的發病部位對診斷亦有參考意義。

X線表現變化較多,故不能偏面地以其爲診斷依據。

病理組織學檢查雖是具有決定意義的診斷方法,但也並非絕對可靠,因爲有多種因素可造成誤診如腫瘤在發展階段中組織形態差別可能很大,採取的標本不能全面、代表性不夠以及製作標本技術中的缺點等均可造成病理診斷的困難。

因此多數學者認爲Jaffe所提出的三結合觀點即臨牀、放射、病理三結合是非常正確的。通過三方面醫師的共同慎重討論才能作出確切的診斷

骨癌現有的治療方法介紹

手術治療 良性骨腫瘤或瘤樣病變以手術刮除或切除爲主。手術力求徹底,以免復發或引起惡變,但應儘量保留肢體功能。對於惡性腫瘤劓應以搶救生命爲主,只有在不降低生存率的前提下,纔可考慮保留肢體的問題。 目前常用的手術方法有刮除術、切除術、截除術、骨瘤段肢體切除和遠端再植術、截肢術、和關節離斷術。

刮除術是將包含腫瘤的骨壁切開,將其中的腫瘤組織刮除乾淨。本手術適用於掌指骨的內生軟骨瘤、骨囊腫、骨嗜伊紅肉芽腫和範圍較小的骨鉅細胞瘤。腫瘤刮除後所遺留的空腔可用植骨塊充填。

切除術是將向骨外突出生長的腫瘤自其基底部切除的手術,主要適用於骨軟骨瘤。切除應包括該腫瘤的軟骨帽蓋、包圍帽蓋的纖維組織和全部基底。#p#副標題#e#

截除術是將腫瘤所在的一段骨幹整段切除。適用於破壞範圍較大的鉅細胞瘤和一些低度惡性的腫瘤如纖維肉瘤、軟骨肉瘤等。骨幹截除後所遺留的缺損有的不需修補如腓骨近端和尺骨遠端,大多數則需要用人造關節、異體骨或自體骨進行修補。

腫瘤段肢體切除和遠端再植術是斷肢再植術的新發展。將腫瘤所在的一段肢體包括皮膚、肌肉、神經、血管和骨骼整段切除,再將遠端肢體移植到近端去。本手術適用於上肢低度惡性的腫瘤如纖維肉瘤,軟骨肉瘤等。

截肢術或關節寓斷術是殘廢性手術,必須經過周密研究,充分討論,確屬必要才能施行。手術目的在於搶救生命,因此,一經決定,不應拖延時間,應儘早施行。對於已有內臟轉移的晚期惡性腫瘤,局部瘤體巨大、疼痛嚴重的,爲了減少痛苦,也可作姑息性截肢。

骨轉移和痛覺敏感 骨轉移癌是指骨外的原發癌轉移到骨骼的一種繼發惡性腫瘤。大約15%的癌症患者出現骨轉移,多見於含紅骨髓的骨骼,如頭顱,椎體,肋骨,骨盆及骨關節,長管狀骨的幹骺端。在各種惡性腫瘤的病變發展過程中,均有骨轉移發生的可能。骨轉移被認爲是癌痛最爲常見的原因,晚近研究發現,骨轉移導致的癌痛機制涉及腫瘤細胞對骨或骨膜上傷害性感受器所施加的化學和機械刺激。腫瘤導致的骨破壞、病理性骨折、腫瘤累及骨膜、神經侵潤、及腫瘤釋放的遞質激活傷害感受器等均是引起癌痛的原因。另外,持續性疼痛可以引起傷害性感受器的敏化(對傷害性或非傷害性刺激反應過度)。

骨轉移的發展和預後不良,骨轉移病變可以出現在脊椎椎體,導致椎體綜合症。嚴重的脊椎骨破壞可以造成骨折,使椎體移位壓迫脊髓,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當,病人可以在病變的平面以下出現截癱,在部分或完全性截癱的病人,大約超過1/4的患者主訴截癱平面以下感到燒灼樣痛、麻木樣刺痛、刀絞樣痛、及抽搐樣疼痛。截癱伴有疼痛的病人非常痛苦,往往疼痛的控制也較爲困難。

腫瘤在侵潤和破壞骨結構時,在局部產生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具有使神經敏化的作用,表現爲患者的痛閾降低,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使輕微的痛刺激放大爲劇烈疼痛。非甾體抗炎藥物(如醋氨酚、尼美舒利等)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了局部前列腺素水平,提高痛閾,達到鎮痛目的。這也是患者感到阿片類藥物聯合非甾體抗炎藥物可以提高止痛效果的道理。因此,在治療骨轉移疼痛時,推薦阿片類藥物和非甾體抗炎藥物聯合應用。另外, 腫瘤壞死因子(TNFa)作爲一種化學遞質,可以由不同類型的腫瘤分泌,可以引起異常性疼痛和異常燒灼感。生長因子、白介素1、緩激肽等因子也是加重骨轉移疼痛的因素。所以,有效控制骨轉移疼痛的方法應包括阻止骨破壞、降低神經敏感性和處理病理性骨折。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