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調理 全面提高睡眠質量

本文已影響3.15K人 

世界睡眠日的由來

據中國睡眠研究會公佈的最新睡眠調查結果,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爲38.2%,高於國外發達國家的失眠發生率。醫學研究表明,偶爾失眠會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動作不協調,長期失眠則會帶來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出現障礙和工作力不從心等後果。

中醫調理 全面提高睡眠質量

總而言之,"世界睡眠日"的目的是要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提醒我們要關注睡眠健康及質量。關注睡眠質量就是關注生活質量,關注睡眠就是關注健康。

科學睡眠與養生之道:天時、地利、人和

何爲"天時"?

從養生角度講睡眠應遵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春夏"晚睡早起",秋冬"早睡晚起"。正常睡眠時間:成人每天8小時左右;青少年每天9.5小時;老年人5--7小時;體弱者適當增量。並不是睡的越多越好。除了睡眠長度,入睡時間和睡眠質量同樣重要。

關於"地利"

臥室儘可能是一個靜謐、幽暗的環境,並要有合適的通風與溼度。但是睡眠時不要當風,更不可睡在潮溼的地方。

牀頭的擺放也是很講究的。最好採取南北方向睡眠,這樣體內氣血運行方向與地球磁力線方向一致,體內生物分子就會順這一走向定向排列,使氣血暢通,腦細胞代謝率降低,熱量消量減少,一覺醒來就會心清氣爽。

"人和"更重要

人和的關鍵就是看你自己對待睡眠的態度了。如果能從自己的生活起居、飲食勞作、情緒變化等各個方面堅持不斷調整自己,好的睡眠質量一定會帶給你健康的體魄。

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現代社會,睡眠障礙已經煩擾了一大部分人羣。中醫如何有效且無副作用調理睡眠?一起來來看看中醫如何全方位調理。

中醫調理:治失眠 重在養血氣

失眠,在中醫古代文獻裏被稱爲"不寐"、"不得臥"、"不得眠"、"目不瞑"等。失眠的誘發原因和症狀各不相同,在中醫裏,不同的症狀有不同的治療方法。通常失眠主要有五大誘發因素,即精神心理因素(約佔50%)、疾病因素(約佔20%)、環境因素(約佔5%)、藥物和體質因素等。

許多人籠統認爲,失眠是指晚上睡不着,但實際上睡不着的表現也各不相同,中醫將其分爲以下幾種。

一是脾胃失和型。夜間睡不安穩,時睡時醒,多夢,同時感到口膩、口淡,有厭食,胃脘不適,大便不成形等症。

治療原則主要是和胃健脾安神。

二是心肝火旺型。這類人常徹夜不眠,兼見頭脹、目赤、口乾苦、心煩易急躁、大便乾結、小便紅赤等症。

治療原則主要是清熱瀉火安神。

三是營氣不足型。這類人常常睡眠不安,通宵似睡非睡,常有噩夢,白天精神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可伴心慌等症。

治療原則,主要以益精養血安神爲主,可服用安神定志丸、參鬆養心膠囊等中成藥,飲食上多吃一些補血的東西,如大棗、阿膠等。

四是肝鬱氣滯型。臨牀症狀表現爲入睡困難,夜晚臥牀,輾轉難眠,日間精神抑鬱,胸脅脹痛,痛無定處,脘悶腹脹,噯氣頻作等症。

此類人在治療上主要是疏肝解鬱安神,還要注意調養精神,消除顧慮以及緊張情緒。

五是營血蘊熱型。這類人表現爲早醒,醒後再迷迷糊糊至天亮,常伴有咽乾少津,五心煩熱,面頰有痤瘡盜汗,或有手足震顫等症。

治療原則是清營涼血寧神。可以按摩內關、神門、四神聰、後溪等穴位。

總之,治療失眠病症要注重辨證論治,中醫治失眠的方法包括藥物、推拿、鍼灸、食療等,而推拿和鍼灸與穴位又有着密切的關係。以下爲大家一一解析。

穴位按摩法治療失眠:

1、耳後的完骨穴

神經興奮無法入眠時,刺激穴道相當有效。特別是壓位於頭後側的完骨穴,可調整自律神經,具有誘睡之效。

觸摸耳垂後方,有一突出的小骨--乳突,從乳突下端沿後緣往上觸摸,可摸到一淺窪,一壓,會有震動之感的地方就是完骨穴。用兩手的大拇指仔細揉壓左右兩邊的完骨穴,不知不覺間,就會想睡。

2、腳底的失眠穴

腳底下有一個稱爲"失眠穴"的特效穴道。此穴即爲"取回失去的睡眠"之意,無法入眠時刺激它,非常有效。失眠穴在腳後跟的中央,稱爲百敲穴,可以拳頭捶擊刺激,輕輕的來回只要敲100次此穴,就可以安然入睡,故而得此名。

3、其它對緩解失眠有幫助的穴位:

印堂穴:此穴位於兩眉正中處。用拇指推摩印堂穴2~3分鐘。

足三裏穴:此穴位於外膝眼下三寸、兩筋中間。用左右手指分別按揉左、右腿足三裏穴3~5分鐘。"足三裏"是治療神經衰弱的穴道。指壓此處能使自身血液順暢,情緒穩定,消除疲勞,治療神經衰弱的效果非常顯着。

三陰交穴:此穴位於內踝上三寸、脛骨後緣處。用左手大拇指按揉右腳三陰交穴,再用右手大拇指按揉左腳三陰交穴各3分鐘。

涌泉穴:此穴位於足底前三分之一凹陷處。用左右手分別按摩左右涌泉穴各100次。

膻中穴:前正中線平第四肋間隙處。

風池穴:頸後枕骨下與乳突一緣相平,項肌隆起外側緣凹陷處。

按摩時機與按摩方法:

晚上臨睡前。按摩部位:頭面部、頸後、肩背部等處由上至下普遍性地輕輕按揉,在有酸脹痛感的地方(即穴位)重點多揉一會,注意放鬆精神和呼吸。可根據上述穴位,有針對性地按摩。在按摩同時用熱水泡腳效果會更好。按摩完畢、擦腳上牀。

指按法:坐姿,用兩手中指重疊,按住穴位,呼氣並數1、2,漸漸用力,數3時強按穴位,吸氣並數4、5、6,身體放鬆。

注意:不宜用力過猛。

指擦法:坐姿,兩手中指重疊,在穴位上下5釐米左右,從上至下,呼氣並慢慢擦揉。

指按法一次,指擦法一次,即一回,重複動作3-6回。

中醫鍼灸治療失眠症

鍼灸療法是目前療效較好的一種非藥物性治療方案。無毒性、副作用少,易被患者接受,且不會導致成癮性,特別對原發性失眠症療效尤佳。鍼灸治療失眠,其特色是辨證論冶,調節陰陽,治病求本,急則治標,要以治本爲主。

1.基本治療

治法 調理蹻脈,安神利眠。以手厥陰經、督脈穴和八脈交會穴爲主。

主穴 照海 申脈 神門 印堂 四神聰

配穴肝火擾心者,加行間、俠溪;

痰熱內擾者,加豐隆、內庭、曲池;

心脾兩虛者,加心俞、脾俞、足三裏;

心腎不交者,加太溪、水泉、心俞、脾俞;

心膽氣虛者,加丘墟、心俞、內關;

脾胃不和者,加太白、公孫、內關、足三裏。

操作神門、印堂、四神聰,用平補平瀉法;對於較重的不寐患者,四神聰可留針過夜;照海用補法,申脈用瀉法。

提醒:鍼灸治療須找資深中醫施治,請勿盲目從醫。

中藥治療失眠症:

服用安眠藥會產生依賴性、成癮性,對肝、腦以及造血系統還有不良作用,易發生藥物中毒反應,安眠藥還打亂了睡眠週期節律,影響腦力恢復。所以安眠藥偶爾服、短期用較好。因此,失眠還須選擇中藥調理治療。

歷代中醫在運用中藥治療失眠時,十分講究辨證用藥,因此也就誕生了很多的治療失眠的經典方劑。下面我們再給大家介紹一種比較常用的方劑。

中藥治失眠之酸棗仁湯   酸棗仁15g,茯苓12g,知母10g,川芎9g,甘草4g。

養血安神,清熱除煩,虛煩不眠症失眠心悸,虛煩不安,頭目眩暈,夜間盜汗,咽乾口燥,舌紅,脈弦細,水煎服即可。

睡眠驚醒,心悸夢多,舌淡,脈弦細者,加龍齒20g,人蔘10g;

心煩較甚者,加川連6g,梔子8g;盜汗者,加五味子8g,浮小麥12g,煅牡蠣20g。

現代運用於治療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症等,屬肝血不足,心神不安者。

本方中酸棗仁養血補肝、寧心安神;茯神寧心安神;知母滋陰清熱;川芎調氣疏肝;生甘草清熱和中,是中藥治失眠的經典名方。

中藥治失眠之歸脾湯 對於入睡困難、多夢易醒、醒後不能再次入睡,以及伴有心悸健忘、面色萎黃、神疲食少、頭暈、肢體睏乏、腹脹、大便不爽、舌淡苔薄白等症狀的失眠患者,可以服用"歸脾湯"進行治療。

其基本方爲:太子參15克、白朮15克、黃芪12克、當歸12克、遠志12克、茯苓15克、酸棗仁15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枳殼9克、生大黃3克、甘草3克。

交泰丸:由於經常飲酒、嗜食肥甘厚味之品,出現心煩焦慮、難於入眠、心悸多夢、煩渴欲飲、大便不爽或乾結、舌紅苔少或黃膩等症狀的失眠患者,可以用"交泰丸"治療。

其基本方爲:黃連6克、肉桂3克、川芎6克、知母12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酸棗仁15克、柏子仁3克、生地15克、當歸12克、陳皮12克、生大黃3克、甘草6克。

丹梔逍遙散:因各種瑣事煩勞而引起的情志不遂、易怒、口乾口苦、大便幹、小便黃、舌紅苔黃、情緒不穩則失眠加重等症狀者,可用"丹梔逍遙散"治療。

其基本方爲:丹皮12克、梔子12克、柴胡12克、白芍15克、白朮12克、當歸12克、茯苓和茯神各15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夜交藤15克、合歡皮12克、鬱金12克、生大黃3克、甘草3克。

 

對服用湯劑不方便的患者,還可根據病情選用以下中成藥口服。

(1)安定,2.5-5毫克,睡前服。

(2)速可眠,0.1-0.2克,睡前服。(適合不易入睡者)。

(3)補中益氣丸,每次9克,每日2-3次,溫水吞服。用於氣虛乏力,精神疲倦、舌邊齒印、胃口差者。

(4)百樂眠、滋陰清熱,養心安神。用於肝鬱陰虛型失眠症,症見入睡困難、多夢易醒、醒後 不眠、頭暈乏力、煩躁易怒、心悸不安等。 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14天爲一療程。

(5)烏靈膠囊,補腎健腦,養心安神。用於神經衰弱的心腎不交證。症見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腰膝痠軟、脈細或沉無力等。 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6)刺五加腦靈液,健脾補腎,寧心安神。用於心脾兩虛、脾腎不足所致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健忘.倦怠乏力,食慾不振。  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2次。

(7)龍膽瀉肝丸,每次9克,每日2-3次,溫水吞服。用於舌苔厚膩、心煩易怒、小便黃紅者。

(8)礞石滾痰丸,每次2克,每日3次,溫水吞服。用於喜食油膩、酒、糖而引起的溼熱內生、舌苔厚黃、大便硬結、胸口悶脹、夢多而夢景奇怪者。

(9)安神補心丸,每次15粒,每日3次,溫水吞服。

(10)養血安神糖漿,每次1-2匙,每日3次。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