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這6種肉會致病 肉的哪些部位不能吃

本文已影響1.48W人 

吃這6種肉會致病 肉的哪些部位不能吃

肉富含蛋白質,適當吃些肉有非常多好處,但吃肉一定要注意方法,有些肉是不能多吃的,因為這些肉可能會致病!

哪些肉可以致病?

1、肉罐頭

肉罐頭中肉的營養素遭到大量的破壞,其中的維生素幾乎被破壞殆盡。並且罐頭製品中的蛋白質常常出現變性,營養價值大幅度縮水。

雖然海魚是極好的肉食選擇,但是不提倡吃海魚罐頭,比如沙丁魚罐頭、金槍魚罐頭等。除了魚罐頭中蛋白質被破壞的原因外,魚罐頭裡還含有超大量的嘌呤,會加重痛風病、高尿酸血癥患者的病情。

2、醃製肉

不要經常食用臘肉等醃製的肉類。一是因為醃製的肉類屬於高鈉食品,常常食用高鈉食品的人腎臟負擔會加重;二是在醃製過程中會產生對身體有害的亞硝酸鹽等物質,會導致鼻咽癌等惡性腫瘤的發病風險增高。

另外,高濃度的鹽分可嚴重損害胃腸道黏膜,使患胃腸炎症和潰瘍的概率增加。有研究發現:經常性地攝入臘肉、臘腸的人,患結腸癌的風險要高於不吃或者極少吃醃製肉的人群。

3、油炸肉

油炸食品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十大垃圾食品之首,油炸的肉食更是“壞脂肪”的重災區。油炸過的肉能量密度高,經常進食極易導致肥胖。

油炸食物中含有的油脂和氧化物質,是導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最危險的食品。

在油炸過程中,一般都會產生大量的致癌物質,已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某些癌症的發病率要遠遠高於不吃或極少吃油炸食物的人。

4、過度燒煮的肉

無論吃什麼肉,人們都感到燉煮得越爛越好。於是,高壓鍋便應運而生,用它來燉排骨等,十幾分鐘的時間,連骨頭都變得軟綿綿的。

但是,在200℃~300℃的溫度下,肉類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無害化合物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芳族胺基,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種化合物,其中9種有致癌作用。

5、熱水浸洗的豬肉

有些人常把買回來的新鮮豬肉放在熱水中浸洗,這樣做,會使豬肉失去很多營養成分。

豬肉的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內,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可分為肌溶蛋白和肌疑蛋白。肌溶蛋白的凝固點是15℃~16℃,極易溶於水。

當豬肉置於熱水中浸泡的時候,大量的肌溶蛋白就會丟失。同時,在肌溶蛋白裡含有機酸、穀氨酸和穀氨酸鈉鹽等成分,丟失它們會影響豬肉的味道。因此,豬肉不要用熱水浸泡,而應用涼水快速沖洗乾淨。

6、病死的豬肉和豆豬肉

豬的胃腸中存在著數量眾多的細菌,有沙門氏菌、鏈球菌、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等。在豬患病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這些細菌經淋巴管進入血迴圈,在內臟和肌肉組織內大量繁殖,併產生毒素。病豬死後的肉由於發生質的變化,蛋白質被破壞、凝固,又極不容易煮透,所以人吃了這種帶病菌的死豬肉後就可能感染髮病。

如果人吃了受沙門氏菌感染而病死的豬肉,就可能也受沙門氏菌感染而發生急性胃腸炎,出現嘔吐、腹瀉、腹痛、高燒及其他併發症,不及時治療,則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切不可食用病死豬肉。

同樣,豆豬肉也不能吃。豆豬肉是豬囊蟲寄生在豬體內引起的病致死的豬肉,人如果吃了未煮熟的豆豬肉,囊蟲會在人的小腸中發育為鉤絛蟲。蟲卵在豬腸內孵化成細蟲,再通過腸壁進入血流,到達全身各部,會在肌肉或腦中發育成囊蟲,所以切忌食用豆豬肉。

肉的哪些部位不能吃?

1、魚“黑衣”不能吃。魚體腹腔兩側有一層黑色膜衣,是最腥臭、泥土味最濃的部位,含有大量的類脂質、溶菌酶等物質。

2、畜“三腺”不能吃。豬、牛、羊等動物體上的甲狀腺、腎上腺、病變淋巴腺是三種“生理性有害器官”。

3、羊“懸筋”不能吃。又稱“蹄白珠”,一般為圓珠形、串粒狀,是羊蹄內發生病變的一種組織。

4、禽“尖翅”不能吃。雞、鴨、鵝等禽類屁股上端長尾羽的部位,學名“腔上囊”,是淋巴腺體集中的地方,因淋巴腺中的巨噬細胞可吞食病菌和病毒,即使是致癌物質也能吞食,但不能分解,故禽“尖翅”是個藏汙納垢的“倉庫”。

5、兔“臭腺”不能吃。位於外生殖器背面兩側皮下的白鼠鼷腺和位於直腸兩側壁上的直腸腺,味極腥臭,食用時若不除去,則會使兔肉難以下嚥。

6、雞頭不能吃。我國有句民諺:十年雞頭勝砒霜。因為雞在啄食中會吃進有害的重金屬物,所以雞越老,雞頭毒性就越大。

7、雞脖不能吃。雞脖鴨脖不要吃皮,也不要吃到氣管,裡面都含有大量的高膽固醇,所以最好不要吃這些部位。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