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低頭族增多 人們腳步放慢在早晚高峰期間造成換乘耽擱

本文已影響4.88K人 

地鐵低頭族增多 人們腳步放慢在早晚高峰期間造成換乘耽擱

地鐵低頭族增多 人們腳步放慢在早晚高峰期間造成換乘耽擱

“最近格外費嗓子,喊得最多的就是提醒大家不要看手機了。”已在西二旗站工作了7年的李思野說。她已是滿頭大汗,嗓子啞啞的。看微信的、刷微博的、逛淘寶的、看電視劇的……

地鐵低頭族增多 人們腳步放慢在早晚高峰期間造成換乘耽擱 第2張

地鐵低頭族增多 人們腳步放慢在早晚高峰期間造成換乘耽擱

“低頭族”一低頭,腳步放慢,帶來的連鎖反應,導致換乘耽擱,沿線各站限流加碼。不僅如此,“低頭族”的增多還給地鐵站務員增加了一項新工作——昌平線等沿線各站每天地鐵停運後,站務員都得到道床上撈手機,那都是“低頭族”手滑掉落的。“車來了,順著往前走!”“您,跟上!”列車來了,其他乘客紛紛上車,一位穿著黑色T恤的男乘客低頭看著手機,耳朵裡塞著耳機,紋絲不動。

李思野側著身子,逆著上車客流,往前跨了兩步,拍了拍男乘客的肩膀,伸手指了指客流行進方向。男乘客猛抬頭,趕緊往車上擠,耳機線被刮掉,手機裡還在播放電視劇。週一早高峰,西二旗站裡客流洶湧,進站的、出站的、換乘的,塞得滿滿當當。從7時30分至8時30分,站內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站務員的提醒:“您抬頭,看路!不要看手機了!”

“早上絕大多數乘客是昌平線換13號線的。”李思野說,上週一,昌平線早高峰縮短髮車間隔20秒,來車密了,滯留在站內的換乘客流增多,西二旗站增加了客流疏導崗位。從換乘樓梯上往13號線站臺看,八成候車人低著頭看手機,其中有不少人戴著耳機,專注地盯著螢幕。車進站,普通低頭族大多能意識到,手裡攥著手機順著人流往前擠,只是步速略慢。

“耳機族”往往反應更慢,有些人甚至沉迷在自己的世界中,壓根兒感覺不到周圍候車人的動向。此時,站務員就需要“逆行”,拍乘客的肩膀提醒。“我們每天高聲提醒‘低頭族’,但戴著耳機的乘客,聽不到我們的喊聲,就只能拍肩膀了。”李思野說。“低頭族”增多,也使站內安全壓力驟增。“為了以防萬一,換乘扶梯兩端我們都加了人手,上電梯主要提醒別低頭,注意腳下。

下電梯時更要留神,誰要是腳下拌蒜,趕緊過去扶一把,甚至關停電梯。”西二旗站書記張建輝說,“早高峰過了,我們站所有人的嗓子都是啞的。”以前早高峰,昌平線沙河站外排隊進站的乘客很多。縮短髮車間隔後,排隊的長龍不見了,但該站依舊維持限流狀態。該站所屬的南邵站區區長王玥解釋:“西二旗站壓力太大,必須從前邊車站開始控制客流,提前減壓。”

原來,西二旗站的“低頭族”已經影響到前後相鄰車站乘客進站。此前,地鐵站務員曾經做過實驗。“低頭族”步速會比正常行人步速慢30%左右。當一名站內候車人停住,一下子就能堵住一條隊,延續到換乘站臺就能“耽擱”三五分鐘,再擴散到一條線路的其他站可能就是站外限流“加碼”10到15分鐘。不僅是昌平線,記者近期走訪地鐵1號線、2號線、5號線和10號線等客流大線,隨處可見“低頭族”。

王玥說:“現在早高峰站外限流時,我們就會增加提示,提醒乘客儘量不要玩手機。候車時,也會提醒大家拿好、握緊手機。”曾經,站務員幫乘客打撈掉到軌道上的手機是新聞,現在成了“日常”。“列車發車間隔大,我們就會插空用大夾子把手機從道床上夾起來,還給乘客。現在早高峰,列車發車間隔小,前車剛走沒一會兒,後車就來了。我們只能留下乘客聯絡方式,利用晚上停運後的時間,跳到軌道上撿手機。”

沙河站一位工作人員說,“現在不僅要留聯絡方式,還得問清楚乘客在哪兒掉的,掉的什麼手機,因為掉手機的有時候不止一起。”西二旗站的情況更復雜。13號線西二旗站是北京地鐵少見的碎石道床,其他車站多是一體化道床,這一站的軌道上都是石塊,手機等物品掉下去,經常就被“淹沒”。該站工作人員想了各種辦法定位手機,比如請對側站臺的工作人員幫著瞭望;或者讓綜控室工作人員撥打手機,聽聲辨位。

“這些手機十有八九都是‘低頭族’掉的。”一位地鐵工作人員說。相關新聞:地鐵擁擠程度可查了。本報訊(記者劉冕)地鐵擁擠程度可以查了,類似於路況的紅綠標識,從最擁擠到最鬆快,分別用黑、紅、黃和綠色來標註。昨日,北京地鐵釋出訊息,乘客可以在北京地鐵訂閱號的微信端,選擇地鐵查詢中的“擁擠度查詢”瞭解不同線路實時的擁擠程度。北京地鐵官網也增加了查詢功能。交通部門表示,推出擁擠度查詢,是希望乘客可以更合理選擇出行線路,利用網路化運營的特點,提前躲避擁擠。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