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體重

本文已影響1.52W人 

0-12歲兒童標準體重

0~12歲兒童身高體重準則表體重(單位kg)

   

兒童體重

會影響嬰兒體重的因素

1、母嬰的健康

寶寶的健康狀況,如是否黃疸、低血糖;是否需要補充維生素等,都直接影響著寶寶的體重。另外,母親的健康狀況和心理狀態,如是否生病、吃藥、懷孕、使用口服避孕藥;是否規律性吸菸、飲酒,是否為了恢復體型而節食;乳房是否動過手術;是不是心情緊張焦慮(即使有充足的乳汁,緊張的情緒會阻礙乳汁的泌出)等等,都會影響哺乳,進而影響寶寶的體重增長。

2、睡眠狀況

睡眠不僅影響寶寶的身高發育,對體重增長也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嬰兒期的寶寶睡眠時間比較多,新爸爸媽媽們應該儘量為寶寶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同時,寶寶的晚上的睡覺時間不應晚過9點。

3、熱量攝入不足

母乳餵養的寶寶,可能因為哺乳姿勢不正確、哺乳方式不對,或者餵奶次數偏少等原因,導致寶寶攝入的營養和熱量不足,從而出現體重增長過慢的狀況。人工餵養的寶寶,可能因為餵奶時間間隔長,或者喝奶偏少等原因,也可能引起熱量攝入不足,因此要掌握好寶寶不同月齡的喝奶量,但不可新增過量,以防引起寶寶的“厭奶”。

4、其它因素

煩躁不安的寶寶、早產兒等,容易產生哺乳無力,甚至拒絕哺乳;分娩過程順利與否、是否剖腹產等,有時會影響最初的哺乳。

(1)母體身材的高矮

孕婦的體型嬌小,胎兒很可能也比較小、比較輕,如果以套用公式所得的結果來判定胎兒體重不足,這是不正確的,必須依個體差異性而定。

(2)胎盤的功能

子宮內胎盤機能是否良好,也會影響胎兒體重。胎盤功能好,寶寶獲得的氧氣、養分足夠,才會長得好;反之,則有可能體重過輕。

(3)臍帶血管的功能

臍帶是輸送血液、養分給胎兒的重要管道,如果臍帶有問題,如打結、只有單一臍動脈,或有水囊、血腫現象,都會影響血液的輸送,也會影響寶寶的體重。

(4)血液中的血糖高低

適度的糖分能幫助胎兒成長,因此母體的血糖含量高,胎兒會長得較快、較大,如常見的妊娠會造成巨嬰,就是因為媽媽的血糖過高,帶給寶寶太多糖分所造成的。

(5)母體本身有代謝性、高血壓疾病

有妊娠毒血症或妊娠高血壓的孕婦,血管中阻力較大,臍動脈和胎盤功能會較差;由於血液較不易通過,所以胎兒就會長得較小,甚至會造成子宮內生長遲滯。

(6)胎兒的胎數

多胞胎的體重一定會比單胞胎小一點,因為媽媽的子宮一次要供應兩個或三個寶寶的成長,寶寶的體重自然就會少一些。

(7)母體攝取養分的狀況

孕婦必須注意維生素、葉酸、蛋白質、糖分的攝取是否足夠,避免營養不良,造成胎兒體重過輕。

(8)母體患有缺鐵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疾病

這類孕婦所懷的胎兒通常體重也會較低。

(9)懷孕的週數

隨著懷孕週數增加,肚子裡寶寶的體重也會隨之增加。

兒童體重太輕該怎麼辦

寶寶體重太輕,不要慌張。仔細找到癥結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例如:因為父母的忽略而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因為喝了太多的液體,小肚子再沒有位置放更多的固體食物,營養跟不上,體重自然有差異。

新生兒出生時的平均體重為3kg,但出生時體重達2.5kg就屬正常;5個月體重達到6kg左右;1歲時體重平均為9kg;以後體重增加的規律為:體重(kg)=年齡×2+8。但寶寶存在個體差異,若體重與平均標準有偏差,最好諮詢醫生,以便科學地看待寶寶的健康。

如果寶寶真的達不到標準體重的最低值,也不要慌張。仔細找到癥結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

現列舉以下原因,請仔細對症解決:

1、單純母乳餵養

一歲以後,母乳的營養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身體發育需求了,單純的母乳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所以要做好母乳、輔食以及其他食物的合理配比。活動能力增加,寶寶慢慢地會走了,活動能力不斷增強,需要更多的食物來補充體力,有時會因為父母的忽略而得不到足夠的營養。所以要計劃新增足夠熱量的食物。

2、不定時飲食

寶寶需要有規律的餵哺,等到餓了再喂,寶寶的胃口已經受到了傷害;有時飲食時間延遲過長,也會讓寶寶的胃口沒了知覺。所以根據實際情況,儘可能每天都在同一時間吃飯。

3、食物選則不當

寶寶的食物沒有足夠的營養和能量,就無法幫助他正常發育。比如說脂肪過低食物;低熱量食物(比如人工甜品);低營養食物(比如垃圾食物,過分加工過的食物)。為此一定要關注食物熱量與營養的均衡搭配。另外,建議多用煮、蒸、燉等以水為介質的方式來烹飪食物。

4、時間太急促

有些寶寶還沒有做好自己吃飯的準備,掌握吃飯技巧的同時,還要滿足食慾,這對寶寶來說是個難題。所以,父母要儘可能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寶寶吃飯。如果一味催促,寶寶不會為自己考慮,即使還很餓,也會離開桌子。

5、餐前零食多

吃飯前的零食會讓寶寶的小胃口沒有心情再去品嚐美食,好好調整零食的新增時段:早中餐之間、中晚餐之間、睡覺之前。

6、水分攝取多

有些寶寶因為喝了太多的液體(牛奶、果汁、水),小肚子再沒有位置放更多的固體食物,營養跟不上,體重自然有差異。

7、壓抑壞情緒

在吃飯前後,如果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寶寶遊戲不開心,或者被父母責備,或者就餐環境不愜意(凳子不舒服、勺子不好拿)都會影響到他的小胃口。

8、不良習慣

有的寶寶習慣於邊看電視邊吃飯,或是邊玩邊吃,總要家長追在身邊餵飯,這樣不僅飯吃得少,還不利於消化吸收。因此吃飯的環境一定要安靜,儘可能避免外物打擾,便於寶寶安心吃飯。

9、疾病麻煩多

很多生理疾病都會導致寶寶體重過輕,比如耳部感染、哮喘、消化疾病、新陳代謝紊亂、鐵鋅缺乏、寄生蟲病、內分泌系統疾病等,寶寶會表現出飢餓,或者吃得多,但體重還是下降,而且體質虛弱。同時還有一些藥物——比如抗生素,也會損害寶寶的胃口。向醫生諮詢這些問題,找到正確治療方法,保護寶寶的胃口。

兒童體重超過標準的危害

1、傳統觀念、尤其是老年人認為,小孩胖些沒什麼,甚至於認為胖就是健康,把胖看成是“福”的象徵。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兒童時期的肥胖,不僅僅會影響體形,更重要的是形成成人期肥胖病、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的主要因素,會給健康帶來許多潛在危害。

調查發現,肥胖兒童的空腹血胰島素水平明顯高於正常兒童,高胰島素血癥的發生率為46%。胰島素是體內一種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肥胖兒為了維持體內長期高血糖狀態下的糖代謝穩定,胰島素的分泌功能長期被迫超負荷工作,最終導致過早衰竭而誘發糖尿病。

門診隨訪中也發現,已有40%的肥胖兒併發了脂代謝異常,這些又是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膽石症的誘因。還有將近一半的肥胖兒已出現了脂肪肝。

2、從心理學角度對肥胖兒和正常兒進行對照研究發現,肥胖兒的自我意識受損,自我評價低,不合群,比正常體重兒有更多的焦慮,幸福和滿足感差。這種自我意識受損程度隨肥胖程度增加而加重。

兒童體重超重該怎麼辦

對患有兒童肥胖症的小兒進行飲食控制時,必須在不影響正常生長髮育的前提下,根據不同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及運動量,來控制每天攝入的總熱量,使每天攝入的熱量低於消耗熱量。

要做到以下幾點:

1、控制過度飲食。避免食用高能量、高脂肪食物,如巧克力、糖果、黃油、油炸食物、甜點心和甜飲料等。

2、減慢用餐速度。

3、多食含粗纖維的食品。

4、三餐合理分配(早餐1/4、午餐2/4、晚餐1/4),晚餐後不加點心。

5、通常每天總熱卡控制在推薦攝入量減去500千卡範圍內。蛋白質不應低於總熱卡的20%,其中乳類、蛋、魚、蝦、瘦牛肉、豆製品等優質蛋白應占總蛋白的50%以上;適當控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6、另外,水溶性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纖維素是機體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免疫功能和生長髮育不可缺少的物質,要注意飲食種類多樣化,不偏食,多吃新鮮的綠葉菜,必要時可新增口服複合維生素製劑等。

兒童體重的的變化有何特點

體重是身段全部分量的總和。機體分量的變更,小兒體重是否正常,可以或許鑑定小兒的生長髮育環境,無意還要遵照體重計算用藥量。

1、新生兒出生體重平均為3千克,正常範圍最低2.5千克,最高為4千克。

2、凡是在出生後最初幾天都有生理性的體重加重,出生後34天,可以或許增添體重的6%-9%,如果跨越10%則可以或許考慮為病理性或餵養不足。

3、過34天,體重又開始回升,個別在7-10天恢復出生時的體重,從此體重慢慢增添,年齡越小,增加越快。

餵養公道的情況下,前3個月增長最快,平勻每天增添25-35克,前半年平均每月增加600克,後半年平均每月增加500克,1年以後平均每年增加2千克,學齡期每年平均增加不超過2千克,6-7歲開端每年增加值又有上升,青春期每年可增加6千克。小兒體重3-5個月時為出生體重的2倍,1歲時為出生體重的3倍,6-7歲為出生體重6倍,13-14歲則為出生體重12倍。13-14歲不論男、女孩都將進入青春期,又有一個體重逐漸增加的歷程。當體重超過同一年齡組的平勻體重時,則有可能產生肥胖。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