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藿的功效與作用

本文已影響2.97W人 

【出處】

鹿藿的功效與作用

出自《神農本草經》。

1.《唐本草》:鹿藿,所在有之,苗似豌豆,有蔓而長大,人取以爲菜,亦微有豆氣,故爲鹿豆也。

2.《綱目》:鹿豆即野綠豆,多生麥地田野中,苗葉似綠豆而小,引蔓生,生熟皆可食。三月開淡粉紫花,結小莢,其子大如椒子,黑色,可煮食,或磨面作餅蒸食。

【拼音名】Lù Huò

【英文名】Herb of Twining Rhynchosia

【別名】蔨、鹿豆、荳豆、野綠豆、野黃豆、老鼠眼、老鼠豆、野毛豆、門瘦、酒壺藤、烏眼睛豆、大葉野綠豆、鬼豆根、藤黃豆、烏睛珠、光眼鈴鈴藤、山黑豆、鬼眼睛、一條根。

【來源】

藥材基源:爲豆科植物鹿藿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

採收和儲藏:5-6月採收,鮮用或曬乾,貯乾燥處。

【性味】味苦;酸;性平

【歸經】胃;脾;肝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溼;活血;解毒。主風溼痹痛;頭痛;牙痛;腰脊疼痛;瘀血腹痛;產褥熱;瘰癧;癰腫瘡毒;跌打損傷;燙火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30g。外用:適量,搗敷。

【附方】①治慣發性頭痛:鮮鹿藿七錢,水煎服。②治婦女產褥熱:鹿藿莖葉三至五錢,水煎服。③治疾病:鹿藿五錢,豆腐適量,加水同煮服。④治流注,癰腫:鮮鹿藿葉適量。搗爛,酌加燒酒搗勻。外敷。(選方出江西《草藥手冊》)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