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學生自殺爲何愈演愈烈

本文已影響2.89K人 

自殺,這一非常沉重的話題,是社會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家們十分關注的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據近期國家衛生部公佈的數字顯示:中國目前是世界上自殺率高發國家,每年約有20萬人口以自殺方式結束自己生命,即平均每3分鐘就有一個人死於自殺!尤其令人震驚的是,近年來青少年自殺的比例呈上升趨勢,並且年齡呈明顯的低齡化趨勢!15歲──35歲人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不是醫學上束手無策的什麼疑難病症,而是自殺。請看下列案例:

青少年學生自殺爲何愈演愈烈

《中國大學生》雜誌2001年9期上刊有一則心理個案:“1996年3月,大三下學期剛開學第一天,22歲的他服藥自殺了。他的遺書中這樣寫道:‘我的死跟任何人沒有關係,這是我自己的決定。人沒有選擇生的權利,但是可以選擇死。而我選擇了它,選擇了死亡……’他爲什麼選擇死亡?沒有人知道,人們只知道他是個優秀的學生、孝順的兒子。”

2001年高考前夕的6月,寒窗12年的高中畢業生們正緊張繁忙地備考,四川省某重點中學一名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投河自盡;無獨有偶,1997年湖北省一名高考學生自認爲高考失誤,於成績通知前一天在家服下一瓶安眠藥再也沒醒來;青海省西寧市一高三學生因第三次模擬考試成績沒有象前兩次模擬考試那樣名列前茅,即跳樓結束了年僅18歲的生命。

據《羊城晚報》2001年5月9日載:“瀋陽市一名13歲小學生,因錯寫‘夫、鬥、廟、程’四個字,被老師罰寫三千遍,小女孩在將每個字都寫了滿滿三頁之後,終於不堪重罰,於5月7日夜在家中服藥自盡。”

2001年4月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成都市一名14歲少年乘車至距離家100多公里以外的另一座城市,將自己懸吊在遊樂場高高的鐵架上。人們發現後從他口袋裏揣着的寫有父母姓名及電話的條子通知其父母,父母心急火燎地趕到出事地點,悲痛欲絕。

……

花樣的年華,多彩的青春,年輕生命的自我終結,真令人痛惜不已!深入研究青少年學生自殺的原因及一般規律,有助於“對症下藥”,遏制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當事人爲什麼會產生自殺行爲?迄今爲止,自殺之謎尚未完全解開。但學術界對此有各種理論或假說予以解釋。

“自殺的潛在傾向”說。其典型代表是精神分析學派。認爲每個人都有所謂“自殺潛勢”,即死的本能,只是其強弱程度因人而異罷了。這種潛在傾向的強度在嬰幼兒時候即已形成,其成因是家庭環境給個人造成的恐懼、憂慮,失意及愛憎。那些因各自的欠缺而自卑的人具有相當的自殺潛在傾向;反之,自殺潛在傾向較小。自殺儘管是自我譭棄,但仍是一種自我表現,是爲尋求補過或解脫的唯一可行方式,因而是“超快樂原則”的最高形式。

“自殺的遺傳本源”假說。即由父母直接傳遞給子嗣的自我毀滅的傾向和特性,成爲一種生理機制,處於半自發狀態,使後代一旦處於相同情境時即做出與前輩相同的舉動來。觀察也似乎真的表明這種遺傳的存在:自殺在某個家庭有規律地重複出現,甚至連自殺的方式都一樣。有的家庭的自殺者喜歡上吊,有的家庭則喜歡窒息或跳崖。有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例子:“曾有一位G先生,死後留下七個孩子和200萬元遺產,他的所有七個孩子都得到一份遺產,有的還使自己繼承的遺產增了值。沒有一個遭遇什麼不幸,包括任何病痛折磨。可在40年中,所有七個孩子都先後自殺了。”另外,大家熟悉的作家海明威是死於自殺,其叔父和弟弟亦是自殺身亡。這些幾代人都同時不斷受到自殺衝動刺激的例子似乎證明了自殺確實具有一定的遺傳性。“自殺的病源”原理。精神病學家茲爾布格通過對大量的住院病歷的研究指出:“自殺可看作是精神病人的本性發展過程的反作用,它普遍地存在於各種精神病患者之中。”如臨牀上常見的躁狂型自殺(因幻覺或譫妄,病人自殺以逃避自己想象的危險和恥辱,或者服從來自上蒼的密旨等);抑鬱型自殺(極度沮喪和憂鬱,歡樂對病人已失去任何吸引力,一門心思地唯求一死,自殺竟成了思維無法控制的本能需要);衝動型自殺(突然出現的一種病態衝動,找不出任何自殺動機或原因);神經衰弱亦有可能導致自殺(一個紛亂的外界刺激環境會令神經衰弱者衰弱的神經痛苦不堪,因而便可能成爲其自殺念頭產生的溫牀。)由此茲爾布格得出結論:“精神病學中不受自殺衝動影響的單一的精神病實例是不存在的。”

“自殺與天象因素有一定聯繫”的推測。認爲:氣溫氣候對生物體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誘發自殺傾向的作用。原因是外在氣溫突然而劇烈的變化,會擾亂生物體的內分泌和自律神經系統的活動,如果此時不注意調節,就有可能出現一種譫妄症,從而產生自殺念頭和行動。春季氣候變化較大,每年春季自殺率有所上升;過高或過低的氣溫也可能誘發自殺發生。

“自殺是社會模仿”的理論。持這一理論觀點的是法國社會學家加布里爾?塔爾德。他認爲:自殺有很強的傳染性,這種傳染性在天生易受他人影響、特別是受自殺意願影響的人當中格外普通。有事例證實不同的自殺者總是相互模仿,甚至達到令人吃驚的程度。“曾經在德國一家醫院的一個黑洞洞的過道里,有15個病人相繼吊死在同一個掛鉤上,撥掉掛溝後,自殺隨之消失。”

“自殺與社會現實有關”。持這一觀點的是法國著名社會學家愛米爾?杜爾凱姆。杜爾凱姆用大量事實和統計數據說明:自殺不能用個人的形式加以解釋,從自殺的社會環境(包括政治生活、宗教信仰、婚姻家庭、職業集團、經濟活動)中,才能找到某個人自殺的根源和背景。根據誘發自殺的不同社會根源,杜爾凱姆將自殺分爲三類:利己型、利他型、動亂型。按照他的解釋,利己型自殺是個人與社會聯繫脫節,缺乏集體支持和溫暖以至滋生孤獨感、空虛感和生存的悲劇感而造成;利他型自殺是個人爲某種信仰或團體竭盡忠誠而獻出生命;動亂型自殺則是社會大動盪時期,個人感到社會適應不良甚至適應困難而產生極大恐慌、困惑時所致。

以上關於自殺的理論、假說、推測,分別從不同角度或側面研究自殺的根源,有的還有相當詳實的資料、數據支持,可供我們研究青少年學生自殺問題借鑑和參考。筆者以爲:導致個人自殺的原因,可能不是某單一因素的簡單作用,而是諸種因素複雜形式的交互作用的結果。(神經、精神疾患者自殺除外。)某一因素是否起作用以及作用大小,取決於與之相關的其它因素處於何種狀況或何種水平。有着天生脆弱易感的遺傳素質者是否導致自殺,還取決於其後天生活環境中有無重大的挫折失敗經歷、持久的壓力事件以及是否缺乏親密的人際關係等等,一個人若無此種脆弱易感或衝動暴烈的神經系統特徵,即便再大的環境壓力失敗挫折也不易誘發自殺傾向。這是其一。其二,分析研究青少年自殺現象,必須將其放在他所生活的社會現實環境(學校生活、學業壓力、社會經濟文化背景、道德標準、價值觀念以及家庭生活、家長教育方式等)中來考察。當然並不否認自殺學生的個人因素,心理特點、人格特質、身體狀況、神經系統類型以及他與同齡人不同的生活狀況等。但即便是這些個人因素,也與其所處環境不無密切關係。──基於這種思想,才能反省我們的學校教育、檢討我們的家庭影響、淨化社會文化環境,擔當起對青少年自殺進行社會心理干預的社會責任。#p#副標題#e#

(一)個人心理因素:

首先,從青少年這一羣體身心發展特點上看,青少年時期正處於個體身心發展的疾風暴雨、變化劇烈時期,心理髮展尚未成熟,面臨考試、升學、就業、交友、戀愛等諸多人生選擇,各種心身矛盾和衆多的心理欲求,使其經常體驗到失望、痛苦、悲傷、悔恨、激憤等負性情緒和嚴重的挫折感、不滿足感,而其心理又不成熟、情緒波動大、缺乏應對挫折的能力和技巧,因而是最易出現心理衝突和心理問題的“危機期”。自殺企圖即是心理危機的一種突出表現。

其次,從學生個體的人格特質來看,一部分青少年性格內向、孤僻,自我封閉不與人交往,或衝動、過激、偏執,神經質的人格特質;有的本身即是神經類型爲弱型或強而不平衡型或過敏體質者,其耐受力較差,一個普通刺激就使其難以承受;有的內心有強烈的孤獨感、痛苦感,這種體驗長期積累達到一定極限時,一個偶然因素即可導致輕生念頭產生。

(二)外界環境因素

1、學校學生生活的壓力

學校是青少年最爲重要的一個生活環境,由於現行教育存在的種種弊端,這一最爲重要的生活環境又是其最感到壓力的外界環境。而“壓力”與“焦慮”是一對孿生兄弟,學校學習生活的巨大壓力使他們經常感到情緒焦慮、緊張恐懼、身心疲憊。美國布洛姆(Brown,D。T。)的研究認爲:學校的壓力源,一是學生與教師的關係;二是同學之間的關係;三是成績與考試;四是來自於學校的批評與處罰。來自學校的任何一方壓力源,當其不堪重負時,就極有可能以死來逃避,或抗爭。(瀋陽市13歲小女孩的自殺,難道不是老師的重罰直接引起的嗎?

2、家庭影響

家長的教育態度、教育方法失當,過分溺愛嬌慣或斥責、苛求、打罵,或家長期望值過高,一旦高期望變成高失望,付出與收穫的巨大反差常導致父母親心理嚴重失衡,這些又必然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明明暗暗的方式表露出來,都會使孩子感到家庭的巨大壓力而處於緊張、焦慮、不安之中。

有的青少年家庭環境較複雜,或某些家庭事件使得親子關係不良,或親人的突然死亡帶來強烈刺激。由於其閱歷淺,對問題的分析認識能力低,方法少,易陷入束手無策境地,倍感孤獨無助,苦澀、迷茫,便輕率地選擇了不歸路。

3、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直接地有時甚至是很嚴重地影響到學生的行爲。

一篇公開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上海市小學教師羣體的心理問題多多,100人中有48人有程度不同的心理危機(包括各種心身疾病、強迫性神經症、焦慮症、抑鬱症,以及偏執、多疑、甚至幻聽、幻視等精神症狀),其中12人問題嚴重。對學生產生的消極影響是不可否認的。

例如:某重點中學一名優生一次考試成績下降了5分,有着過度敏感焦慮特質的任課老師一次次說教使該學生情緒越來越緊張,每次考試都會出現出汗、手抖、肚子疼等考試恐怖症狀,終於在又一次考試失誤後,該學生自殺了。

(三)神經和精神疾患

不排除個別青少年學生的自殺直接源自神經或精神方面的疾患,此類疾病的獨特作用如幻覺,譫妄或抑鬱情緒長期積鬱,自殺念頭長期醞釀,無心體驗也無法體驗到生的美好,在旁人看來根本無法理解的情境下告別生命、走向死亡。(前例中的大三學生,從其背景資料來看,極有可能就是一例抑鬱症患者,但長期未認識到自己有病而未能就醫發生了悲劇)。青少年自殺原因,除以上共性外,不同年齡階段還有差異:青年羣體中,大學生的自殺率是未進大學者的兩倍;且自殺者的智力與成績平均高於一般學生。這可能與成敗壓力過大以及缺乏社交能力或者戀愛受挫、擇業就業不順等因素有關。 高中生多爲考試的失敗、高考落榜以及由此產生的對未來前途命運的悲觀絕望。初中、小學生主要是學習成績、老師家長的責備懲罰或以家庭問題爲基礎的生活事件等原因。

青少年學生自殺悲劇一旦發生,就無法挽回,不可彌補,留給親人的是無盡悲傷,帶給老師同學的是無限惋惜。此類不幸事件,給我們學校教育、家長、社會以強烈的警示!對青少年自殺進行積極的預防和強有力的社會心理干預,刻不容緩!

(一)學校教育一定要端正教育思想,牢固樹立素質教育觀念,給學生提供一個有利於人格健康發展的學校社會環境。

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完善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現代教師要有21世紀的教育質量觀、人才觀,切實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1)減輕過重的學業負擔,豐富學習生活,廣泛開展適應學生年齡心理特點、需求的各種活動,變封閉式教育爲開放教育,爲學生創造能使自己身心潛能得到充分自由發展的空間;2)所有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要符合教育學的原則;要用心理衛生的要求嚴格訓練我們的教師,從教育社會學的角度,儘量排除任何誘發、增強及擴大青少年自殺傾向的學校社會環境。3)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爲各級學校學生的必修課,訓練學生應對學習生活中各種壓力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指導建立可信賴的人際交往關係;教給學生自我情緒調節的方法,如系統放鬆法、焦慮轉移法、情感渲泄法、自我暗示法等;將珍惜青春生命、憎恨自殺行爲作爲一個基本價值觀念,根植學生頭腦。

(二)早期診斷與發現青少年學生自殺的苗頭,早期危機介入。

老師要強化自己的“心理輔導員”的角色意識,敏感地發現學生的異常反應。一是從學生的語言上診斷髮現,如“活着真沒意思”、“乾脆死了算了”,或突然沉默,或詞不達意等;二是從其行爲變化來診斷、發現,如逃學曠課、突然不回家,或不與人往來,成天關在屋子裏,或逐一還書、還錢等反常行爲;三是從其身體徵兆來診斷髮現,如失眠、躁動不安、情緒低落、無食慾、極度疲乏、體重下降、生理功能紊亂、自律神經失調等。一旦發現有自殺苗頭,應立即與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聯繫,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形成社會支持系統,進行重點心理援助,釋放不良情緒,疏導心理死結。並及早調整其生活環境,儘量消除不利因素。自殺往往是個體感到孤獨無助、極度悲觀絕望時產生的過激行爲,如果周圍環境是溫暖的、關心的、援助的,會使其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念和勇氣;反之,缺乏心理援助的冷漠環境,孤獨感絕望感不能排解,自殺念頭有可能付諸實施。

(三)重視對青少年學生中的神經和精神病患的確診和積極治療。

學校心理諮詢、輔導中發現有精神異常、身心異常症狀的青少年學生,應配合家長及時請專業醫院專業醫生鑑別診斷,確診後的抑鬱症、憂慮症、分裂症、強迫症等神經和精神疾病,斷不可不以爲然,諱疾忌醫,必須引起足夠重視,積極進行醫學、藥物治療,根治病根,方能避免自殺的發生。

(四)優化家庭環境,讓家庭成爲孩子幸福健康成長的溫馨港灣。

“望子成龍”的父母是孩子產生壓力的另一個重要壓力源。家長要調整過高的期望值,因爲只有綜合自己孩子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興趣愛好、特長等各種信息進行正確加工,提出切合實際的期望和要求,才能產生積極的期望效應。否則,除了增加孩子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別無他利,這是其一。其二,調整家庭氣氛和親者關係。家長要重視與孩子多溝通多交流,在溝通中遵循尊重、理解、寬容、信任、激勵的原則,不僅可及時瞭解孩子成長中的煩惱,幫助、支持勇敢面對學生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而且有利於增強親子關係,形成孩子正常心態和良好性格。(例2中的父母,如果多關心溝通,也不至於孩子將自己關在房間兩天未出來都未引起重視,待事發後驚愕萬分吧!)

(五)開通生命熱線電話,建立防止青少年自殺的心理疏通渠道。

對有自殺傾向者的諮詢干預策略可以控制和轉移當事人自殺的爆發性、衝動性情緒。生命熱線電話讓其自殺之前有傾述內心苦痛的場所,又符合尊重個人隱私的特點。如:可要求當事人給自己親人留遺囑的方式,讓其發泄不滿和悲傷,同時使其從中感到有值得自己留戀的事物;可運用時間延緩的辦法,建議當事人暫緩實施,使其自殺念頭成爲一過性的危機。還可運用“轉移”的方法,建議自殺之前作一次娛樂、體育運動或外出旅遊等,轉移注意力、調節心境感受。實踐證明,不少企圖自殺者在撥打生命熱線電話後,採納了相關建議,不良情緒得以渲泄釋放而改變了初衷。

當前社會正值轉型時期,經濟和生活變化急劇,升學就業的激烈競爭,勞動工作的重新組合,以及價值觀念的嬗變,各種生活事件都可能給人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我們只能直面現實,幫助、引導青少年學生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樂於學習、完善自我,以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迎接知識經濟的嚴峻挑戰。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